启岳教育

欢迎来到沈阳启岳教育!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8842411804
18842411804
联系我们
联系人:李老师
全天咨询:18842411804
电话:18842411804
QQ/微信:Lee770631
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铁西广场万象汇N座14层
沈阳中级经济师培训班机构 学习需要多少钱
2021-05-28 19:07:26
沈阳启岳教育2021年沈阳中级经济师培训班开课在即,中级经济师(人力资源管理方向)成为今年的大热门,备考工作火速进行中,为了更多的为大家进行备考做准备,更多复习资料为大家准备。
企业的成长如果笼统来讲,可以看作为团队的管理和业务的经营。这两者的共同点,都是关于人性的艺术。甚至可以这么说,当摸透了人性的时候,在某种程度上就摸透了管理和经营。
如何理解公司治理?
 
1.为什么是“共生的智慧”?
 
对一家公司的发展来说,无非是做好两件事:
 
1)“把蛋糕(业务)做大”;
2)“把蛋糕(收益)分好”。
 
所以,如果一个企业的机制是“蛋糕都做不大”,还想去解决所谓的利益冲突问题,就是在舍本逐末。
 
于是,机制设计的首要目的是如何“做大蛋糕”。
 
那么,在这个前提下,如何去思考分好蛋糕的问题呢?
 
首先,商业社会的核心在于各种资源的合作与利益的共荣共生。
 
企业本身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:股东(合伙人)提供资本,管理者提供智力(管理能力),员工提供(智力或体力)劳动......每个人提供了资源,自然都会有相应的利益诉求,而治理的目标就是要平衡好这些利益诉求。
 
因此,我称公司治理是“共生的智慧”——要做大蛋糕,同时兼顾分好蛋糕的问题。
 
共生意味着,所有利益相关人能够在动态的商业活动中形成平衡发展,利益契合。
 
通过合理的利益结构,享受增量带来的红利,让强者更强。同时,将不适合的人剥离组织,体面离场,让“弱者”获得尊严。
  
总之,好的公司治理,就是让想干事情的人把事情干成,让不认同或者干不了的人,适时的、恰当的离开。
 
2.思考治理问题,该从哪里下手?
 
首先,我们要搞清楚公司治理的基本逻辑是什么?
 
前面讲到,企业既是一系列的资源集合,同时也是一系列利益诉求的集合。
 
作为人,肯定存在自利性。因此,我们对资源价值的评估肯定会存在差异。
 
比如,就算是身处同一个岗位,贡献相同的“资源(劳动、资本、能力)”,大家都有可能用不同的“眼光”衡量自己贡献的资源的价值。
 
特别是越往公司高层“走”,涉及到战略制定能力、组织管理能力等因素,价值会更加难以衡量。
 
因此,在设置公司治理机制前,要想明白基本的商业模式,从而对“资源价值”有比较清晰的认识。
 
因为各种资源虽然对企业都很重要,但在不同的商业模式下,它们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。
 
也就是说,不同的商业模式会使相同的资源形成不同的利益结构。而利益结构决定了冲突的性质和大小,客观上也决定了潜在的解决办法。
 
对此,我们需要利用好两大思维:布局思维和博弈思维。
 
3.布局思维
 
在我看来,设计出好的公司治理机制,就是布局——布一个整合企业内各种主要资源的局,平衡各方利益诉求。
 
布局不是做圈套,而是一种处事的方法和能力。
 
这不仅包括某一个时点,比如说创办公司这个时点的商业模式,还应该对商业模式的后续变化有个预判。
 
比如,亚马逊创立之初,贝佐斯就确立了亚马逊商业模式的三个基本原则:客户至上、创造性员工和坚守长期主义——形成了后来的“飞轮效应”。
 
贝佐斯知道,驱动“亚马逊飞轮”高速运转的最重要资源,是员工(包括第三方供应商),而不是钱。他说,设定高门槛,找到优秀的人,是我们未来成功的不二法门。
我觉得这是不“正确”的,作为企业家,要看得远一点,深一点。
 
我个人的看法是,在什么场合、时间,话该讲到什么程度,该交待什么事情,该给多大的利益,该放多大的权力,企业的主导者对此必须要有拿捏的能力。
有的企业家算路特别深,一开始就可能想清楚了自己要干什么事,也大致清楚如何能过够做成,然后需要用什么样的人......
 
这个时候,他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判断力和掌控力可以将治理机制搭建起来,建立起以自己为主导者,其他人为参与者的分工结构,就可以把企业带得比较远、比较久。
 
当然,还有一种人,对于公司未来很模糊,就是这件事可以干,然后找了一群兄弟“揭竿而起”。
电话咨询
在线咨询
联系我们
18842411804
微信号Lee770631
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铁西广场万象汇N座14层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扫一扫立即咨询
版权所有:启岳教育版权所有 备案号:辽ICP备19004654号-1
关闭
18842411804
百度商桥咨询